宠物狗-宠物猫-pet86宠物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其它] 争奇斗艳的昆虫世界---昆虫知识ABC

[复制链接]
46#
 楼主| 发表于 2008-5-18 21:09:34 | 只看该作者
鞘翅目Coleoptera (甲虫)
[经济意义]
鞘翅目通称甲虫,前翅角质化为鞘翅,体躯坚硬,铠甲似的体壁保护着虫体,使它们能抵御自然界中的各种伤害。精巧的身体结构与广泛的适应性有利于它们成功地占领陆地、空中和水中的各种生境,成为昆虫纲中最大的一个目。其中一些种类是农业、林业、果树和园艺的重要害虫和益虫,或由于商业运输等原因而成为各类仓储物和人类居室中的世界性害虫。


[识别要点]
复眼发达,常无单眼。触角形状多变。口器咀嚼式。前翅鞘翅,后翅膜质,有时退化。休息时鞘翅置于胸、腹部背面,盖住后翅。



本目的特征可以总结为:装甲护体鞘翅目,触角多变单眼无;前胸发达小盾露,幼虫寡足或无足。

[种类与分布] 鞘翅目已知35万种,是动物界中最大的目,占昆虫纲种类的40%以上,广泛分布于世界各地。我国已记载约10000种。

[分类系统与重要科介绍] 鞘翅目分2-5个亚目,多食亚目与肉食亚目是两个基本的亚目,其余的亚目都是从它们当中分出来的。现介绍一些重要害虫或常见的科,观赏甲虫请参看“第五部分
千奇百怪的甲虫”。


I、肉食亚目Adephaga


前胸有背侧缝;后足基节固定在后胸腹板上,不能活动,并将第1腹板完全划分开。前胸背板与侧板明显分界。跗节5-5-5。触角多为丝状。绝大多数种类捕食性,仅少数植食性。

(1)虎甲科Cicindelidae


中型,长圆柱形,具金属光泽和鲜艳的斑纹。头下口式,比胸部略宽。触角间距小于上唇的宽度。


多数种类的成虫很活跃,白天喜在田坎、河边觅食小昆虫,行动敏捷。无翅个体常在夜间活动。幼虫栖息于砂草地的洞穴内,捕食接近洞口的猎物,腹部背面有倒钩可防止猎物挣扎时将幼虫脱出洞外。世界已知约2000种,我国有100余种,常见的有中华虎甲Cicindela
chinensis
De Geer等。


(2)步甲科Carabidaae


体小到大型,黑、褐色有光泽。头小于胸部,前口式。复眼大,触角11节,触角间距大于上唇的宽度。


成、幼虫生活在表层土壤、地面或蚁巢中、植物上,均能捕食昆虫、蜘蛛或软体动物。一些种类植食性,能危害谷物、草莓、马铃薯,或取食真菌、腐殖质等。多数成虫有趋光性,成虫的臀腺能释放蚁酸或苯醌等防御物质。世界已知约2.5万种,我国记载已超过1700种,常见的有金星步甲Calosoma
chinense
Kirby等。


(3)龙虱科Dytiscidae


小到大型,长卵流线形,扁平,光滑。头部缩入前胸内。后足为游泳足,后基节与后胸腹板占据腹面的一大半。



成、幼虫都生活在静水或流水中,少数见于卤水或温泉内,均能捕食软体动物、昆虫、蝌蚪或小鱼。幼虫尤其贪食。成虫有趋光性,成虫的臀腺能释放苯甲酸苯、甾类物质对鱼类和其它水生脊椎动物有显著毒性,可危害稻苗和麦苗。世界已知约4000种,我国记载约200种,常见的有黄缘龙虱Cybister
japonicus
Sharp等。


II、多食亚目Polyphaga

腹部第1节腹板不被后足基节分割开,后足基节不固定在后胸腹板上,前胸背板与侧板无明显分界。头不呈喙状,外咽缝明显分开。

(1)金龟总科Scarabaeoidea

触角末端3-7节呈栉齿状或鳃叶状。足常适于开掘。包括20多个科,常见的有蜣螂科、鳃角金龟科、丽金龟科、花金龟科、独角仙科(犀金龟科)、锹甲科等。

A、花金龟科Cetoniidae


身体扁宽,体色美丽。上唇退化或膜质。鞘翅外缘凹入,中胸腹板有圆形向前的突出物。成虫白天活动,常钻入花朵取食花粉、花蜜,咬坏花瓣和子房,故有“花潜”之称。常见的有白星花金龟
Liocola
brevitarsus
Lewis等。


B、丽金龟科Rutelidae


体色蓝、绿、褐、黄、赤等,具金属光泽。足的爪不对称,尤其是后爪更为明显。鞘翅往往有膜质的边缘。多食性,常危害森林、果树。常见的有铜绿金龟子Anomala
corpulenta
Motsch.等。


(2)叶甲科Chrysomelidae


小到中型,椭圆形,背面凸,体色鲜艳或有金属光泽。头亚前口式,前唇基明显。复眼与前胸前缘相接触,前胸背板有侧边。前足基节横向。成、幼虫均植食性。全世界已知2600种,我国已记载1200种。

(3)跳甲科Halticidae


后足腿节膨大,善于跳跃,胫节外侧往往有沟。

(4)豆象科Bruchidae


体小,卵圆形。额延长成短喙状;复眼极大。触角锯齿状、梳状或棒状,可与触角膝状的象鼻虫相区别。鞘翅短,腹部末端外露。成虫有访花习性。本科昆虫危害豆科植物,幼虫以种子为食。蚕豆象Laria
rufimanus Boheman是危害蚕豆的大害虫,被列为检疫对象。



III、象甲亚目Rhynchophora


头部延伸为喙状或象鼻状,外咽缝愈合成1条或消失。前胸圆筒状无接缝。植食性。

(1)象甲科Curculionidae


成虫头部延伸为喙状或象鼻状。触角膝状,末端膨大为锤状。鞘翅目中最大的一个科,世界已知6万种。

(2)小蠹科Scolytidae

小型,圆柱形,褐色或黑褐色。头部无喙,头后部为前胸背板所覆盖。头比前胸背板窄。前胫节外缘有齿,外端顶有1个强大的端距。第1跗节显然短于其余各节之和。


雌虫补充营养时咬坏树木嫩梢的皮层,或在树皮内蛀食成坑道。幼虫食树液、真菌或蛀木,蛀道的图案因种而异。小蠹常为森林次生性害虫,有时可造成大面积幼林或成年林枯死。全世界约有3000种,我国已记载约500种,常见的有果树小蠹、华山松大小蠹等。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7#
 楼主| 发表于 2008-5-18 21:09:50 | 只看该作者
捻翅目Strepsiptera
[经济意义]
寄生性昆虫,变态复杂、雌雄异型,部分种类寄生在农林害虫,是天敌昆虫类群之一,少数寄生于蜜蜂则有害蜂业生产。


[识别要点] 体长1.3-4毫米,雌雄异型。雄虫复眼发达,无单眼。触角的第3节均有1旁支向侧面伸出。后胸极大,前翅退化为平衡棍,后翅大而膜质。雌虫头胸愈合,中央有1个开口。口器只有1对上颚。无眼,无触角。

[种类与分布] 世界已知300多种,分布于世界各大动物地理区域。我国已记录13种,多为饲养寄主而得,野外很难采到成虫。

本目的特征可以总结为:寄生昆虫捻翅目,雌无眼角缺翅足;雄虫前翅平衡棍,后胸极大角分枝。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8#
 楼主| 发表于 2008-5-18 21:10:10 | 只看该作者
长翅目Mecoptera (蝎蛉)
长翅目昆虫一般称为蝎蛉,世界已知约500种,北半球较多。大多发生在森林、峡谷或植被茂密的地区。数量少而不常见,多取食死亡的软体昆虫,捕食各种昆虫,或取食苔藓类植物。长翅目在昆虫学上的价值主要在于其与双翅目和鳞翅目之间的亲缘关系。

[识别要点]
体中型,细长。头部向腹面延伸成宽喙状。触角长丝状,口器咀嚼式。前胸短。通常有两对狭长的膜质翅,前、后翅大小、形状和脉相都相似。尾须短。



本目的特征可以总结为:头呈喙状长翅目,四翅狭长腹特殊;蝎蛉雄腹如蝎尾,蚊蛉细长似大纹。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9#
 楼主| 发表于 2008-5-18 21:11:14 | 只看该作者
毛翅目Trichoptera (石蛾)
[经济意义]
毛翅目成虫称为石蛾,幼虫叫石蚕。石蛾幼虫生活在湖泊和溪流中,偏爱较冷而无污染的水域,其生态适应性相对较弱,是显示水流污染程度的较好的指示昆虫。石蛾又是许多鱼类的主要食物来源,在流水生态系统的食物链中占据重要位置。

[识别要点]
成虫小型到中型,外形似蛾类。口器咀嚼式,但没有咀嚼功能。触角长丝状,一般长过前翅。前胸小,中胸发达。翅狭窄,翅面密布粗细不等的毛,后翅臀区发达。


本目的特征可以总结为:石蛾似蛾毛翅目,四翅膜质细毛覆;口器咀嚼足生距;幼虫水生筑小屋。

[种类与分布] 世界已知7000多种,我国有531种。毛翅目分2-3亚目40个科。重要的科有:

(1)长角石蛾科Leptoceridae

触角很长,通常为前翅长的2-3倍,基节球形。下颚须长,雌雄都为5节。无单眼。前足和中足的距最多2个。

(2)沼石蛾科Limnophilidae

有单眼。下颚须雌虫5节,雄虫3节。前足胫节距最多1个,中足胫节距2-3个。

(3)石蛾科Phryganeidae

大型种类。下颚须雌虫5节,雄虫3-4节,有单眼。触角稍粗。翅多不透明。前足胫节距2-3个,中足距4个。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0#
 楼主| 发表于 2008-5-18 21:12:29 | 只看该作者
鳞翅目Lepidoptera (蝶,蛾)
[经济意义]
鳞翅目包括蝶类(蝴蝶)与蛾类,是昆虫纲中的第二大目。鳞翅目幼虫绝大多数取食显花植物,其中许多是农林生产上的重要害虫,具有极大的经济重要性。许多鳞翅目成虫能够传花授粉,家蚕等蚕蛾科昆虫是著名的产丝昆虫,大量美丽多姿的蝴蝶与蛾类具有极大的艺术观赏价值。


[识别要点]
虹吸式口器,下唇须发达。体、翅密布鳞片和毛,前、后翅一般有中室。幼虫多足型,俗称毛毛虫,腹足有趾钩。



本目的特征可以总结为:虹吸口器鳞翅目,四翅膜质鳞片覆;蝶舞花间蛾扑火,幼虫多足具趾钩。

[种类与分布] 世界已知15万种,其中蝶类约占10%,有近2万种。我国已记载约1万种,其中蝶类1300多种。

[分类系统]
鳞翅目的分类系统经过许多变化,但目前究竟分几个亚目仍有争论,现将常用的几个系统介绍如下:


I、蝶与蛾

蛾: (1)触角非球杆状, (2)夜间活动, (3)体止时两翅呈屋脊状,(4)被蛹

蝶:(1)触角球样杆状,(2)白天活动,(3)休止时两翅直立背上,(4)垂蛹
(带蛹)


II、大鳞翅类与小鳞翅类

小鳞翅类: (1)翅展不超过25mm;(2)前翅臀脉2条,后翅臀脉3条;(3)后翅披针形,缘毛长过翅宽。

大鳞翅类: (1)翅展超过25mm;(2)前翅臀脉1条,后翅臀脉2条;(3)后翅不为披针形,
缘毛短于翅宽。


III、同脉(轭翅)亚目与异脉(僵翅)亚目

同脉(轭翅)亚目Homoneura (Jugatae): 前翅后缘有翅轭,
前后翅翅脉减少。


异脉(僵翅)亚目Heteroneura (Frenatae):
连锁器为翅僵或翅抱型, 后翅翅脉减少。


IV、五个亚目系统

(1)小翅蛾亚目(Zeugloptera): 成虫上颚发达,有尖齿

(2)蝙蝠蛾亚目(Exoporia): 下颚须微小或仅留痕迹,前后翅同脉翅展20mm以上。

(3)毛顶蛾亚目(Dacnynacha): 下颚须长,5节,前后翅同脉,15m以下

中足胫节有1距--毛顶蛾科Eriocraniidae

中足胫节有2距--扇鳞蛾科Mnesarchaeidae

(4)单孔亚目(monotrysia): 产卵孔与交配孔合而为一,
翅膜具微刺。后翅翅脉减少。


无眼罩;前翅有中室。穿孔蛾总科Incurvarioidea

微蛾总科 Nepticuloidea: 产卵器正常,有眼罩;前翅无中室。

(5)双孔亚目(Ditrysia): 产卵孔与交配孔分开,
翅膜无微刺。 后翅翅脉减少


蝶类

弄蝶总科(Hesxerioidea): 触角端部成钩状, 前翅经脉分离

凤蝶总科(Papilionoidea): 触角端部不呈钩状,
前翅径脉有合并。


大蛾类

尺蛾总科(Gemetroidea):
听器位于腹部

夜蛾总科(Noctuoidea): 听器位于后胸

天蛾总科(Sphingoidea): 触角中部逐渐加粗, 端尖而弯成钩状

蚕蛾总科(Bombycoidea): 无翅僵, 后翅肩区扩大

锚纹蛾总科(Calliduloidea): 无听器, 有翅僵, 触角正常

分科与种类介绍请看 色彩斑斓的蝶与蛾未完成”。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1#
 楼主| 发表于 2008-5-18 21:13:06 | 只看该作者
双翅目Diptera (蝇,蚊,蚋,蠓,虻)
[经济意义]
双翅目包括蝇、蚊、蚋、蠓和虻,只有1对发达的前翅,生活习性千差万别,适应性极强,部分种类是农林生产的重要害虫或益虫,有些种类是著名的卫生害虫,危害人畜健康,传播疾病,引起瘟疫。

[识别要点]
口器刺吸式或舐吸式,仅有1对发达的膜质前翅,后翅特化为平衡棍,少数种类无翅,跗节5节。

[种类与分布] 世界已知约10万种,遍布世界各地。我国已记载约5000种。

本目的特征可以总结为:蚊蠓虻蝇双翅目,后翅平衡五节跗;口器刺吸或舐吸,幼虫无足头头有无。

[分类系统与重要科介绍]根据形态和生物学特性可将双翅目分为2-3个亚目。

I、长角亚目Nematocera

成虫小型,纤细。触角丝状,一般长于头胸部之和,6-18节,多的可达40节。翅多数无中室。

(1)大蚊科Tipulidae


中到大型,似蚊子,但不叮人。体细长,足长而易断。中胸背板有1条“V”形沟。

(2)蚊科Culicidae


体较小。雄虫触角环毛状,喙细长向前伸。翅窄长,顶角圆。最主要的特征是翅缘及翅脉上具鳞片。


大多数成虫在黄昏及夜间活动,雄蚊食花蜜及其它植物质,雌蚊只吸某些动物的血或兼及人、畜血液。非致病的种刺吸血液,直接造成失血,也因其分泌物刺激引起瘙痒、肿块,继而染上皮炎或脓疮。有的种能传播疟疾、流行性脑炎和黄热病等人、畜危险疾病约150种。全世界已知3200多种,我国已记录200多种。常见的致病媒介有中华按蚊Anopheles
sinensis
Wiedemann 等。

(3)摇蚊科Chironomidae


体弱细小,口器短喙状,无功能。胸部大,后胸背板有纵沟。足细长,休息时常举起前足并不停地摇动,故名摇蚊。有胫节距,跗节很长。翅一般狭长,前缘脉显著,其余各脉不明显,只有一条横脉。

(4)蠓科Ceratopogonidae


触角较头胸长,具毛。口器适于刺吸,喙短。翅脉少。腿节膨大。下面有刺。

(5)蚋科Simuliidae


复眼大而圆,雄虫合眼式,常区分为上、下两部分。翅宽阔无毛,前缘有粗的纵脉2-3条,其余脉不明显。

(6)瘿蚊科Cecidomyiidae


体极小,触角念珠状,轮生细毛。复眼为接眼。翅脉减少,只有3-5条纵脉,无横脉。

II、短角亚目Brachycera

中到大型,粗壮。触角短,3节,第3节常延长或分出亚节,或具端刺。

(1)虻科Tabanidae

 


中到大型,粗壮,多毛。头大,半球形。触角3节,第3节最大,分4-8个亚节,并愈合为角状。爪垫和爪间突均为瓣状。


成虫喜在阳光下活动,飞翔力强,常徘徊于湿地、池边,雄虫取食花蜜或花粉,雌虫吸血,螯刺牛、马等厚皮动物或人类,甚至取食大块皮肉,引起严重失血和伤害,造成伤口感染,并传播炭疽病、锥虫病等多种人畜流行病害。世界已知约3500种,我国有200多种,常见的有华虻Tabanus
mandarinus
Schiner等。

(2)食虫虻科(盗虻科)Asilidae


体长形或细长,多细毛及刺毛。头顶在复眼间向下凹陷。触角3节,末端具1端刺。喙坚硬,角状。足长,爪间突刺状。


成虫飞翔力强,雌虫较雄虫捕食能力强,并富有挑战能力,贪食,能在飞行中猎食大型胡蜂、蜻蜓等昆虫,也常捕食蜜蜂,扰乱蜂场。全世界已知5000多种,我国记载200多种,如蜓腹食虫虻Leptogaster
basilaris
Coquillett、中华盗虻Cophinopoda chinensis Fabricius等。

III、芒角亚目Aristocera(环裂亚目Cyclorrhapha)

触角短,3节,第3节背面具触角芒。幼虫无头型,围蛹,羽化时前端环裂。

(1)食蚜蝇科Syrphidae


小到中型,外形似蜜蜂或胡蜂,光滑或多软毛,常有蓝、黑色间黄橙色条斑。翅大,外缘有和边缘平行的横脉。

 


成虫能在高空停留不动或突进,常在花间活动,取食花蜜、花粉或汁液,产卵在蚜虫群体中或污水、粪池内。幼虫捕食蚜、蚧、叶蝉、蓟马或鳞翅目、膜翅目的小幼虫,或食腐殖质、粪水、蜂与蚁的尸体,或危害植物,个别见于人的肠道中,引起蝇蛆症。世界已知约4000种,我国记载约200种。常见的有纤腰巴食蚜蝇Baccha
maculata
Walker等。

(2)实蝇科Tephritidae (Trypetidae)


小到中型,黄或褐色。头大而宽或圆球形,颈细。翅广,通常有雾状的褐色斑、带纹,亚前缘脉呈直角弯向前缘,臀室末端成一锐角。产卵器长而突出,扁平而硬,分3节。


成虫常见于花、果或叶间,休息时不停地扇动双翅。趋光。幼虫植食性,取食植物的各种器官,可引起虫瘿,是坚果类、柑橘类、蔬菜类和菊科等植物的重要害虫。世界已知约3700种,除两极外,世界各地都有分布。我国已记载约400种。世界著名害虫地中海实蝇Ceratitis
capitata
(Wiedemann)和苹果实蝇Rhagoletis pomonella (Walsh)危害多种水果,列为我国对外检疫对象。

(3)果蝇科Drosophilidae

体小,黄色,复眼闪红色光。触角第3节椭圆形或圆形,触角芒羽状。前缘脉有缺刻,亚缘脉(Sc)退化。全世界已知1000多种,果蝇Drosophila
melanogaster
Meigen世界性分布,是遗传学研究常用的实验材料。

(4)蝇科Muscidae

触角芒着生于第3节基部,羽毛状。胸背具黑色纵条纹。多生活在住宅区或厕所内,成虫群集舐食人、畜粪便及食物,一些成虫吸血,危害人畜健康,传播霍乱、伤寒、痢疾等50多种疾病。幼虫生活在粪便和腐烂的有机物上。我国常见的有家蝇(舍蝇)Musca
domestica vicina
Macquart 等。

(5)胃蝇科Gasterophilidae


成虫似蜜蜂。复眼相隔很远,喙不发达。触角芒光裸。身体上有粉,无鬃。翅大。幼虫寄生在马胃中。

(6)寄蝇科Tachinidae


与蝇科相似,但触角芒光裸或具微毛。后胸后小盾片发达,腹部末端有许多粗大的鬃。成虫白天活动或聚集在花上。雌虫在寄主体内产卵或幼虫钻入寄主体内取食,有些幼虫可引起寄主迅速死亡。寄主多为鳞翅目幼虫和蛹,鞘翅目幼虫和成虫、叶蜂等。世界已知约3000种,我国农业害虫生物防治用的益虫有松毛虫狭颊寄蝇
matsukarehae Shima、日本追寄蝇Exorista japonica Townsend等,而蚕饰腹寄蝇Blepharipa
zibina
(Walker)等是家蚕和柞蚕的重要害虫。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2#
 楼主| 发表于 2008-5-18 21:13:54 | 只看该作者
蚤目Siphonaptera (跳蚤)
[经济意义]
俗名跳蚤,成虫能爬善跳,部分种类寄生于人、哺乳动物或鸟类体表,叮咬并吸食血液,常引起寄主烦躁不安,能传播多种疾病。

[识别要点] 体长0.8-6毫米。体壁坚韧,体表多鬃毛,体左右侧扁。无翅。触角短,口器刺吸式。后足跳跃式。


本目的特征可以总结为:侧扁跳蚤为蚤目,头胸密接跳跃足;皮肤坚硬多刺毛,口能吸血多传病。

[种类与分布] 世界已知约3000种,广泛分布。我国已记录563种。常见的有人蚤Pulex
irritans
L.等。人蚤除寄生于人外,在狗身体上尤其多,还寄生于猫等,寄主包括兽类9目69属122种(亚种),除直接危害人畜外,还能传播鼠疫。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3#
 楼主| 发表于 2008-5-18 21:14:16 | 只看该作者
膜翅目Hymenoptera (蜂,蚁)
[经济意义]
膜翅目包括人们常说的蜂和蚁,常见的有蜜蜂、蚂蚁、马蜂、姬蜂、小蜂、叶蜂等等。除叶蜂类危害植物外,大多数种类都有益昆虫,是著名的资源昆虫、传粉昆虫和天敌昆虫,具有极大的经济意义。

[识别要点] 体长0.2-50毫米。一般有2对膜翅。前翅大,后翅小,以翅钩列相连接(后翅前缘有1列小钩与前翅后缘连锁),翅脉较特化。口器咀嚼式或爵吸式。腹部第1节多向前并入胸部,常与第2腹节形成细腰。


本目的特征可以总结为:后翅钩列膜翅目,蜂蚁细腰并胸腹;捕食寄生或授粉,害叶幼虫为多足。

[种类与分布] 世界已知约10万种,但未知种仍然很多。我国已记载种。

[分类系统与重要科介绍] 膜翅目分为2-3个亚目,49-89个科。

I、广腰亚目Symphyta


腹部与胸部相接处不收缩为细腰状,后翅至少有3个基室(中室、亚中室、亚臀室)。转节2节。幼虫植食性,具胸足3对,多数有腹足,但没有趾钩,可与鳞翅目幼虫相区别。

(1)叶蜂科Tenthredinidae


前胸背板后缘凹入,身体粗短。前翅有翅痣,翅室多。前足胫节有2个端距。产卵器扁锯状。植食性,许多种穿梭于花间,有的捕食蝇类或小甲虫,孤雌生殖普遍。本科已知4000多种,占广腰亚目已知种的2/3。我国常见的有小麦叶蜂Dolerus
tritici
Chu、梨实蜂 Hoplocampa pyricola Rohwer等。

II、细腰亚目Apocrita


腹部基部紧束成细腰状,或延伸成柄状,腹部第1节向前并入胸部,称并胸腹节。转节1-2节。后翅有1-2个基室。幼虫无足。

(I)、锥尾组Terebrantia


腹部末节腹板纵裂,产卵器多外露,从腹部末端伸出。后翅无臀叶。足的转节多为2节。

(1)姬蜂科Ichneumonidae

体长3-40毫米,触角16节以上,不呈膝状。前翅有翅痣,翅脉发达,有3个盘室。幼虫寄生于鳞翅目、鞘翅目、双翅目、膜翅目、脉翅目等全变态类昆虫的幼虫和蛹。世界已知近15000种,广泛分布,我国已知约1000种,是重要的天敌昆虫。

(2)茧蜂科Braconidae


体长2-12毫米。与姬蜂科相似,区别在于:前翅有2个盘室,腹部第2、3节背板愈合。幼虫寄生于鳞翅目、鞘翅目、双翅目昆虫,也寄生于半翅目、长翅目昆虫。通常寄生于幼虫和蛹,也有的寄生于鞘翅目和半翅目的成虫。世界已知近4500种,广泛分布,我国已知约300种,是重要的天敌昆虫。

(3)小蜂总科Chalcidoidea

体长 0.17-16毫米,一般1-5毫米。触角膝状,13节以上。翅脉极退化,仅前缘1-2条翅脉,无明显的翅痣和翅室。前胸背板不伸大翅基片。转节2节。除少数保持或返回植食性外,绝大多数寄生于昆虫的卵、幼虫、蛹、成虫及蜘蛛的卵、幼蛛和成蛛,是重要的天敌昆虫类群。

(4)瘿蜂科Cynipidae

体长1-6毫米,光滑或有细毛,蓝色、褐色或黄色,有光泽。触角丝状,11-16节。前胸背板伸达翅基片,足的转节1节。前翅无翅痣。幼虫多数寄生在壳斗科植物,造成虫瘿。重要的害虫有板栗瘿蜂Dryocosmus
kuriphilus
Yasumatsu等。

(II)针尾组Aculeata


腹部末节腹板不纵裂,产卵器特化为螯刺,出自腹部末端,一般缩入体内而不外露。转节1节。后翅多有臀叶。

(1)泥蜂科Sphecidae


一般黑色,有黄色、橙色或红色的斑纹,体光滑或有毛。腹部纺锤形,具有明显的腹柄。足细长,前足适于开掘,中足胫节有2距。后翅具臀叶,多数有闭室。常捕食鳞翅目幼虫与直翅目昆虫作为子代的贮粮。常见的有黑足泥蜂Sphex
subtruncatus
Dahlbom等。

(2)胡蜂总科Vespoidea


通常说的马蜂就属这类昆虫,体型较大,色泽鲜艳,多黄、黑、棕色,有彩斑。触角一般雄13节,雌12节,偶有例外。前胸背板向后延伸达翅基片。休息时翅纵褶覆盖在身体上。肉食性,多数有社会行为,是农林害虫的天敌,也是养蚕业、养蜂业的害虫。成虫、幼虫和蜂巢可入药,蜂毒是昂贵的良药。但人畜误碰蜂巢,群蜂追螯,常致受伤,严重者会引起死亡。常在人的居住地区筑巢与活动。包括19个科,常见的有胡蜂科和马蜂科。

(3)蚁科Formicidae


俗称蚂蚁。体小,黑色、褐色、黄色或红色。体光滑或有毛。触角膝状,4-13节,柄节很长,末端2-3节膨大。腹部第1节或1、2节呈结状。有翅或无翅。前足的距大,梳状,为净角器(清理触角用)。为多态型的社会昆虫,已知14000多中。常见的有家蚁Monomorium
pharaonis
L.等。

(4)蜜蜂总科Apoidea


小到大型,多数体被绒毛或由绒毛组成的毛带,少数体光滑或具有金属光泽。中胸背板的毛分枝或羽状是本总科的主要特征。触角雄13节,雌12节。前胸背板不伸达翅基片。转节1节,多数种类后足为携粉足。

生活方式有三种类型:①社会性,②独栖性,③寄生性。其社会性生活的详情请看“等级森严的社会生活--蜜蜂”。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4#
 楼主| 发表于 2008-5-18 21:14:49 | 只看该作者
THE END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访问本页请
扫描左边二维码
         本网站声明
本网站所有内容为网友上传,若存在版权问题或是相关责任请联系站长!
站长联系QQ:7123767   myubbs.com
         站长微信:7123767
请扫描右边二维码
www.myubbs.com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pet86宠物论坛

GMT+8, 2024-4-20 03:00 , Processed in 0.267211 second(s), 14 queries .

Powered by 高考信息网 X3.3

© 2001-2013 大学排名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